很多患者问:类风湿这个病为什么有时候疼痛很厉害有时候疼痛会减轻,不疼的时候就代表病好了吗?
类风湿资深名医任鸿军主任指出:
首先我们要清楚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理:类风湿是因为环境、外伤、遗传、感染等因素导致免疫系统紊乱,从而破坏了机体免疫平衡及关节腔环境,产生大量的无菌性炎症附着在关节周围,随着关节附着点炎性物质刺激骨质、或处于游走活跃阶段就会引起双手双足小关节及腕、肘、膝、踝关节颈肩关节部位肿胀、疼痛、僵直等症状。
而人体是有温度的,当骨骼、关节出现炎症后,局部温度增高,炎症活跃及炎性增生的骨骼、关节骨质会影响周围血循及局部微环境,温度会增高0.4℃-1.5℃;一旦出现脊柱、骨关节病和炎症,并随着炎症增多,局部温度会出现明显的增高0.8℃-2.8℃;如果超过2.8℃,多见于炎症严重并伴有骨质破坏受损,并出现炎症大量转移游走。所以,当患者血液循环加快,炎症刺激加速就会导致疼痛厉害,相反则疼痛较轻。
不疼的时候并不代表病好了,此时患者不应掉以轻心,不疼的时候可能疾病在加重。类风湿一般分为急性活动期和慢性平静期,分期不同症状表现、治疗难度也不同,具体内容如下:
1.类风湿急性活动期(发病初期常见,非特异性无菌性炎症发作 )
→炎性细胞和炎性介质浸润,血管通透增加,组织液渗出
→关节附着点软组织肿胀、浆液性及膜性粘连,微循环和神经功能障碍
→疼痛、压痛、晨僵、功能障碍等症状体征
→组织缺氧,代谢产物堆积
→进一步加重软组织肿胀痉挛挛缩和微循环神经功能障碍(会导致软组织静态张力和拉应力增加,触摸感觉僵硬发板无弹性,根据生物电力学原理,会导致病变软组织处成骨细胞等代谢旺盛,分裂繁殖加快,骨刺逐渐形成,X线检查可见)
→若及时正规系统治疗
→急性炎症吸收消退
→疼痛、晨僵、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体征消失
→不留后遗症;
2.类风湿慢性平静期(即组织修复期为主)
→组织液渗出被吸收,肿胀消退
→纤维化修复开始
→纤维组织增生,肉芽组织形成,出现玻璃样改变,并随着钙质沉积不断机化钙化和骨化
→出现骨刺
→关节骨性融合
→强直固定、变形;
→若及时正规系统治疗
→可达到控制病情,防止骨质进一步破坏,提高生活质量的目标。
由于活动不当、劳损、劳累、受凉受寒、情绪心态、个人体质等因素作用,导致急性和慢性炎性反应反复交替出现,上述症状反反复复,骨刺从无到有、从不明显到明显、从小到大、并逐渐演变成骨质增生,最终形成关节强直固定和变形。医生呼吁:类风湿要早发现早规范治疗。